ISTJ-C-O |
ISFJ-C-O |
INFJ-C-O |
INTJ-C-O |
ISTP-C-O |
ISFP-C-O |
INFP-C-O |
INTP-C-O |
ESTP-C-O |
ESFP-C-O |
ENFP-C-O |
ENTP-C-O |
ESTJ-C-O |
ESFJ-C-O |
ENFJ-C-O |
ENTJ-C-O |
ISTJ-C-A |
ISFJ-C-A |
INFJ-C-A |
INTJ-C-A |
ISTP-C-A |
ISFP-C-A |
INFP-C-A |
INTP-C-A |
ESTP-C-A |
ESFP-C-A |
ENFP-C-A |
ENTP-C-A |
ESTJ-C-A |
ESFJ-C-A |
ENFJ-C-A |
ENTJ-C-A |
ISTJ-H-O |
ISFJ-H-O |
INFJ-H-O |
INTJ-H-O |
ISTP-H-O |
ISFP-H-O |
INFP-H-O |
INTP-H-O |
ESTP-H-O |
ESFP-H-O |
ENFP-H-O |
ENTP-H-O |
ESTJ-H-O |
ESFJ-H-O |
ENFJ-H-O |
ENTJ-H-O |
ISTJ-H-A |
ISFJ-H-A |
INFJ-H-A |
INTJ-H-A |
ISTP-H-A |
ISFP-H-A |
INFP-H-A |
INTP-H-A |
ESTP-H-A |
ESFP-H-A |
ENFP-H-A |
ENTP-H-A |
ESTJ-H-A |
ESFJ-H-A |
ENFJ-H-A |
ENTJ-H-A |
1913年 |
瑞士心理学家C. G. Jung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揭开了现代性格类型研究的序幕。 |
1921年 |
Jung发表《心理类型学》(德文版);1923年H. G. Baynes将其译为英文,并由纽约的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mpany出版。该书是公认的现代性格类型理论的奠基之作。 |
1942年 |
美国的Katherine C Briggs和Isabel Briggs Myers母女在Jung理论的基础上,开发了MBTI的第一张量表——量表A。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Isabel母女希望通过MBTI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从而避免战争。 |
1957年 |
MBTI升级到量表D,增设“词对问题”。 |
1962年 |
MBTI由新泽西普林斯顿的教育测试服务机构(ETS)出版,但ETS规定它只能被用于研究领域。 同年,Isabel Briggs Myers出版了她的研究手册,这是有关MBTI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她还应邀在美国心理学学会发言,标志着MBTI获得了当时心理学界的正式认可。 |
1962~1970年 |
MBTI升级到量表E,开始关注性格类型的性别差异。 |
1972年 |
“心理类型应用中心”(CAPT)在佛罗里达大学成立,它保存有心理类型研究所需的主要材料,并于1975年发起了第一次“类型测量学会议”。 |
1975年 |
咨询心理学出版社(CPP)成为MBTI的正式出版者;MBTI在专业圈内得到进一步普及,并且第一次获准为普通大众提供服务。 |
1977~1978年 |
MBTI升级到量表K; |
1979年 |
心理类型学学会(APT)在CAPT会议上诞生。它的宗旨是促进MBTI的专业化和标准化,鼓励各种类型学派的多样化发展。 |
2005年 |
2005年,APESK开始在中国本土进行人格分类模型分析比对,在接近4000万用户采样比对评估后,发现简单的4分法和16种人格类型难以覆盖人们的基本个性和行为特征。于是进一步增加了AT行为功能Aspiring (果断,进取),Torn(纠结,犹豫)以及HC待人接物功能C(高冷),H(温暖)两种在人格评估实践中非常直观和广泛应用的两种类型指标。创造了新的更好理解且更适合于本土的APESK理论模型。 |
2020年 |
APESK才储团队在心理类型量表研究中引入“项目特征曲线”(ICC),进一步加强了人格评估的科学性。 增加测谎量表和一致性指数(版本号:N),N版也是目前使用中的人格模型的最新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