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什么是情绪智能(EQ)?(NLP的假定) 李中莹(台湾学者) |
||
丹尼尔说EQ包括5个范畴: ①认识自己的情绪 ②处理自己的情绪 ③推动自己 ④认识别人的情绪 ⑤处理好人际关系 ?李中莹(台湾学者)认为EQ包括两点: 第一点:清楚认识和正确运用情绪去帮助自己。这一点针对的是个人。“清楚认识”4字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很多人才发觉有 困难。不信的话,大可以在这一刻注意一下你内心的感觉,尝试用情绪的名词描述出来,你或会发觉是不容易的。就算可以说出来,也只是两三个情绪词,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吗? 因为我们自小便被教导忽略内心的感觉,对一些所谓“负面情绪”更是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去对待,虽然它们总是经常来缠扰我们。我们对自己内心的感觉认识少,甚至那是一些怎样的情绪都不清楚。试问,我们又如何能正确地运用或处理它呢? “正确运用”就是明白每种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发挥它而使我的人生有更多的成功、快乐。举一个例子:愤怒的正面意义是“给我们一份力量去改变一个我们不能接受的情况”。如果企图运用这份力量改变世界或其他人,是不会有什么理想效果的。可是,如果我们运用这份力量去改变自己,例如提升、创出突破,则情况会有所变化。“帮助自己”包括使自己更积极、更有斗志,进而推动自己的效果。故此,这点已经包括了丹尼尔·戈尔曼的前3个范畴。做到这一点的技巧,我统称之为“自我情绪处理技巧”。SEM的最高境界是情绪自主。在这个境界里,一个人有充分的、所有情绪的能力,但同时,他已经可以在任何事情中挑选最能帮助自己的情绪,并且维持在这情绪里。他的情绪状态,完全由本人涣定和控制。 第二点:了解和分享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这一点针对一个与其他人的相处、沟通和关系,包括丹尼尔·戈尔曼的末两个范畴,并且有所超出。“了解和分享”是指本人用理性(左脑)去了解,用感性(右脑)去分享。“别人的看法”是对方理性(左脑)的看法,“感受”是对方感性(右脑)的情绪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两人的理性和感性同时参与。做到了这点,也就做到了“同理心”(Empathy)。传统上,我们经常以批判的态度去处理另一个人的事(“这样不对”,“这样更好”,“为什么你不……”)。而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大脑推动身体作出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来源是感觉而不是道理。所以,处理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事情,我们都需要在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这一点的技巧,我统称之为“他人情绪处理技巧”。 下一篇:情绪的钟摆效应 |
||
©2008 Caichu 中国才储 文章采用创作共用协议, 转载请注明源出处和本页网址。 |
||